惱人的巧克力囊腫(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


 


巧克力囊腫其實就是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它形成的原因有幾種假說,其中多數專家認為和月經血巧克力逆流而將子宮內膜組織帶到卵巢表面附著最有關係。長在卵巢表面的子宮內膜組織,被卵巢包住形成囊腫,隨著每次月經來潮,會不斷分泌月經,因流不出來而囊腫不斷地長大,久而久之,漸漸變成有如濃濃巧克力般的瘀血,因此又被稱做巧克力囊腫。


 


症狀:通常在月經來潮之前,便開始有腹部的不適,常會合併嚴重的骨盆腔粘黏,造成受孕能力下降,增加子宮外孕的機會。另外月經失調、慢性骨盆腔疼痛、性交痛、囊腫破裂造成急性骨盆腔疼痛等等。


 


檢查:婦科超音波、抽血檢查卵巢腫瘤指數CA-125


 


藥物治療:黃體素、Danazol(抑制腦下腺性腺激素FSHLH的分泌釋放,因此有抑制卵巢的功能而造成不排卵及暫時停經)GestrinoneDimetriose黛美痊 ,抑制下視丘釋放促性腺素,同樣會造成不排卵及暫時停經)、口服避孕藥、性腺荷爾蒙刺激素類似物GnRHa,如柳培林針劑抑制下視丘釋放促性腺素)。一般而言,要達到完整的治療效果,藥物治療通常要持續3-6個月。以上的性腺激素抑制藥物多少會有短暫的副作用,如長青春痘、面皰、臉部潮紅、點狀出血、體重上升、水腫等症狀,但在停藥後,則會消失。


 


手術治療:目前最常使用腹腔鏡手術,將卵巢之內膜異位囊腫完整切除,同時對於內膜異位造成的沾黏部位也應一併移除,可以大幅減少月經疼痛及腸胃的不適。但是對於嚴重沾黏及囊腫過大的少數案例,可考慮以剖腹方式來執行。如果同時配合「防粘連片」的話,可防止術後因骨盆腔粘連導致的不孕症及沾黏的不適。而術後再配合藥物使用(如以上提到的藥物治療:柳培林針劑、黛美痊等),讓患者的月經暫時不來,除了有助卵巢傷口復元之外,還可讓肉眼無法看到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病灶或骨盆腔其他異位病灶完全被抑制住。


 


追蹤: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復發率極高,單使用藥物治療又比手術治療復發率來得高,每年約有5-20%的復發率,5年的復發率高達40%,故治療後仍要定期追蹤,追蹤包括CA-125及超音波檢查。對於計劃懷孕的婦女,則於治療後半年內積極懷孕,若無法如願,則可考慮人工生殖技術的協助。對於尚未結婚或是短時間內無懷孕計劃的患者,則可考慮口服避孕藥,以減低復發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洪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