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或肌腺瘤切除手術說明


 


手術(或醫療處置):


    子宮肌瘤或肌腺瘤切除手術乃針對子宮肌肉層病灶(包含肌瘤或肌腺瘤)之治療。手術方式依肌瘤大小、位置、及病人過去病史等臨床條件綜合決定,可能經腹部、經陰道、或藉助內視鏡(腹腔鏡或子宮腔鏡)之協助施行。切除子宮肌瘤或肌腺瘤時僅需切除肌瘤部份,手術即可完成。子宮肌瘤切除手術的優點為保留子宮及生育能力,缺點為手術後肌瘤復發的機率為百分之三十以上。另外有時在病情需要下,可能合併其他器官切除,例如子宮肌瘤數量太多、或肌腺瘤範圍已涵蓋全子宮,光施行單純的肌瘤切除,不但可能失血過多、日後肌瘤復發的機會增加,則可能必須切除子宮。醫師將會依手術發現與臨床判斷作裁量,以決定最後術式,臨床狀況許可時在病人術前同意下,將先行於手術中解釋及告知家屬。


 


手術效益:


一、  不正常大量陰道出血,甚至導致貧血,且對藥物治療效果不彰。


二、  嚴重經痛、性交疼痛或長期下腹痛。


三、  急性腹痛:可能為蒂連式肌瘤扭轉壞死或黏膜下肌瘤脫垂。


四、  泌尿系統症狀:頻尿或因肌瘤壓迫導致輸尿管水腫、腎水腫。


五、  若肌瘤快速長大,則有惡性腫瘤的可能。


六、  可能是造成不孕的原因(無合併其他不孕原因時)


七、  造成其他壓迫症狀或身體不適。


 


手術風險:沒有任何手術(或醫療處置)是完全沒有風險的,以下所列的風險已被認定,但是仍然可能有一些醫師無法預期的風險未列出。


子宮肌瘤或肌腺瘤切除手術可能發生如下併發症:


一、   出血,凝血不全(0.2-3%):嚴重時需要輸血,故有輸血併發症之危險。


二、   感染,骨腔炎症(0.7-3%):其他如傷口筋膜下水腫、傷口崩裂、滲液、腹水溢流、壞死性肌筋膜炎等等,以併有糖尿病、肥胖及合併其他內科疾患之病人較易發生。


三、   胃腸道受傷: 曾接受過腹部或骨盆腔手術、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卵巢輸卵管蓄膿等容易合併嚴重骨盆腔黏連的患者,於黏連剝離術時容易造成腸道傷害、腸道內容物溢出,嚴重時可能造成嚴重腹膜炎、敗血性休克、死亡,甚至須切除腸道作人工造口。


四、   泌尿道受損(0.1-1.5%):


            1. 尿液滯留:因為麻醉、疼痛、膀胱弛張、尿液阻塞或痙攣造成。


            2. 輸尿管阻塞或受傷:可能會造成後續腎臟受損,因此為嚴重之


              併發症,有時需置放導尿管及剖腹探查。


            3. 膀胱受損:有血尿的症狀,可能需置放導尿管。


五、     神經損傷:如股骨神經、股外側皮神經受損造成下肢無力或錯亂性感覺異常。


六、     伴隨輸血的危險包括:


            1. 輸血感染--愛滋病(1/200,000),B型肝炎,C型肝炎(1/3,300),


              寄生蟲感染等等。


            2. 溶血性輸血反應發燒,畏寒,胸背痛,嘔吐,血壓降低,急


              性腎衰竭等等。


            3. 血量負荷過大,鬱血性心衰竭,肺水腫,輸血性抗宿主反應,


              體溫過低,檸檬酸鹽中毒(肝功能差者尤甚),酸血症,血鉀


              過高,輸血後紅斑,風疹塊,皮膚搔癢,呼吸窘迫及出血等併


              發症。


七、     腹部疝氣(赫尼亞)、傷口崩裂、壞死性肌筋膜炎、骨盆腔膿瘍、蓄膿、腹膜炎、形成瘢痕組織、蜂窩組織炎、腹腔內黏連、腸道痙攣性腹痛、血管栓塞、靜脈炎…等併發症。


八、 與麻醉有關之併發症:麻醉劑反應及血管內注射,過敏反應,神經作用,心肌傳導受損,心跳過緩、停止,休克痙攣,舌頭麻木,昏迷木僵,顫動等等。


九、子宮腔鏡黏膜下子宮肌瘤手術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及副作用:


1. 組織傷害:子宮頸裂傷,子宮內膜受損,子宮穿孔、子宮穿孔合併腸嵌入,出血休克,臨近臟器受傷,輸尿管水腫破裂,氣泡進入寬韌帶,熱效應造成腸穿孔、情況嚴重時甚至須緊急施與腹腔鏡或剖腹探查,若術後3-4天仍有異常腹痛現象,應儘快回醫院做詳細評估。


2. 易造成子宮破裂的情形(1~10):之前曾接受過子宮頸手術(如圓錐切除),放射線治療,疤痕性子宮,嚴重子宮內粘連等等會限制子宮頸及子宮腔擴張等因素。


3. 外物滲入血管內:較常發生於子宮結核病,黏膜下肌瘤,發育異常子宮,之前曾接受子宮手術或受傷子宮,或近端輸卵管阻塞的情況下。


4. 過敏反應:極少數產生類休克狀態而需急救。


5. 感染:輸卵管炎,骨盆腔炎,腹膜炎等。


6. 大量出血(0.2~3)因子宮肌層血管或骨盆腔血管受損造成,嚴重時須剖腹探查。


7. 溫度傷害:一旦電極電燒頭穿破子宮,則臨近組織及器官(如腸子、泌尿系統、血管)皆有可能受損,嚴重時需做腹腔鏡或剖腹探查,腸道及輸尿管的熱度傷害診斷有其困難度,而且臨床症狀通常需數天至貳週才出現,因此患者出現腹膜炎或異常腰背痛症狀時,應儘速就醫。


8. 子宮腔擴張介質:某些介質可能會引起過敏,凝血病變,血管負荷過大,心臟衰竭,及水分電解質不平衡(1~4),水中毒(1~4)等。


  十、您個人體質因素和健康情形可能導致的特殊風險。


 


替代方案:這個手術(或醫療處置)的替代方案如下,如果您決定不施行這個手術(或醫療處置),可能會有危險,請與醫師討論您的決定


一、  藥物治療:可藉由減少血液中雌激素的藥物來治療,包括黃體素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Depo-Provera)Danazol、性腺激素釋放素類似物GnRH analoges,這些藥物可能可以減小子宮肌瘤的大小,但停藥後肌瘤仍可能繼續長大。另外黃體素可能有的副作用,包含有不規則出血,水腫,頭痛,情緒低落,疲倦等;Danazol可能的副作用,包含有長青春痘、面皰、臉部潮紅、點狀出血、體重上升、水腫、多毛症、毛髮易油膩、聲音低、性慾降低、乳房變小、萎縮性陰道炎、 腸胃不適、頭痛、疲倦、肌肉抽痙、憂鬱等。而使用性腺激素釋放素類似物治療可能會出現停經症候群,臉潮紅、發汗、陰道乾燥、情緒低落、骨質疏鬆症、失眠、腰酸背痛、心情煩躁等。


二、  定期追蹤:肌瘤的癌變或併生癌病的機會約0.23%,以肉癌為主。快速長大的肌瘤有0.27%的機會發生肉癌。


 


                            台北榮總婦產部洪煥程醫師 關心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洪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