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性別:現階段的HPV試驗皆選女性,女性患者之HPV多來自男性,尤其男女雙方的肛門及外陰部之癌症,皆可能與HPV有關,則男性亦應可慮接受注射,現階段衛生署仍未同意男性疫苗注射。


 


二、  年齡:文獻中研究之婦女多在15-25歲,但性行為可能發生在更年輕者,故應考慮提早注射的年齡,或許應提早至9歲左右,如經濟能力許可,且無注射之禁忌,年齡應無上限,但現階段仍未足夠之資料支持此種說法。


 


三、  注射次數:文獻報告多為3次,包括第1天、第1或2個月、第6個月,經追縱血清抗體值至60個月,仍高出多倍,表示5年後仍有效,但是否終生有效?是否需要追加注射?如要,多久再注射一次?皆是日後研的課題,現皆段已知5年後追加注射一次,抗體又會大幅上升,表示體內已經產生免疫記憶。


 


四、  多價疫苗:由於造成婦女子宮頸癌及生殖器疣的HPV總數超過30型,對沒有某型的疫苗,便無法預防該型的感染,故越多價的疫苗,保護的效果越廣。目前九價的疫苗已經在臨床試驗階段,但整個結果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


 


五、  感染病史:HPV感染後,大部分會自然消失。對正被HPV感染之患者,注射疫苗只能預防其他未被感染的型別。要先做子宮頸HPV或血清抗體檢查後再注射疫苗,是難以實施,尤其是注射多價疫苗。


 


六、  部分療程之效果:文獻中HPV疫苗皆是注射3次,但注射1或2次也顯示有保護作用,唯效果是否與注射3次的差異性,尚不清楚。


 


七、  副作用:HPV疫苗注射後副作用不大,主要有:(1)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疼養和紅疹等;(2)全身性副作用,有發燒、頭痛、腸胃功能異常、疲倦等,但皆屬輕微至中度,大多經數天不藥而癒。少有嚴重的過敏反應。


 


八、  血清檢查:現階段不能測量疫苗注射後抗體之高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洪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