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是一個主要的公共衛生議題,在台灣或美國皆是最常見的子宮切除術的病因。雖然其成因的詳細機轉尚未被發現,一些危險因子已經被發現,包括:初經年齡早、較晚生育者、從未生育過者、種族(非洲裔美國人在大於35歲的婦女中,有40〜50﹪婦女有子宮肌瘤)、肥胖等。


此外,細胞遺傳型態的變異(cytogenetic abnormalities)在40﹪的肌瘤中被發現;第十二對染色體與第十四對染色體轉位t(12,14)和第七對染色體長鏈缺失(deletion of 7q)是最常見的;動情素(estrogen)和黃體素(progesterone)被認為是腫瘤細胞生長的促進因子(promoter);許多具有刺激細胞分裂的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都在肌瘤中升高,它們也可能是動情素和黃體素作用之下的作用者(effectors)。


然而,子宮肌瘤成因中最重要的起始因子(initiator)至今仍未明瞭,我們推測這起始因子是很普遍存在於大部分的女性,找出它的成因與機轉,將可發展出因應這個普遍疾病的預防策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洪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